【防守籃板的謎思】
去年Westbrook的防守籃板數據是Adams的兩倍有剩,但你不會認為這是他們籃板能力差異造成的,大家大概也知道造成這樣的原因,縮手影片就不需要貼了。個人籃板數據基本上是無法顯示出籃板能力。
籃板基本上就像一塊餅大家分,大約有1/4被對手搶走作為進攻籃板,剩下的球隊內自己分。有些球隊習慣將球直接交給攻勢發動機,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Westbrook,LBJ、Harden、甚至是Lonzo Ball能有很漂亮的籃板數據。然而,好的籃板手是從對手手中搶餅,不是從隊友手中搶餅,我們不該把這些發動機視為好的籃板手。
怎麼尋找出好的籃板手?從球員場上場下的籃板率差別(on/off diff)可以看出一些端睨。找了四個球員的數據來比較:Robin Lopez、Aron Baynes、Jason Collins、Towns。
這四位球員生涯每36分鐘的防守籃板分別是:4.7、6.8、4.3、8.6,Towns壓倒性的獲勝。接著看他們on/off對方的ORB%差別(也就是我方DRB%),注意到Lopez、Baynes、Collins三位雖然防守籃板數字不漂亮,但在場上時總是幫助球隊鞏固籃板,顯示出他們卡位給隊友抓籃板的貢獻。相反地,Towns雖然拿下了很多防守籃板,但他在場時,球隊的籃板率反而更差。
從on/off diff看球員的籃板能力,雖然數字受替補球員影響,但長期來說,這是個比單純看個人籃板數字、籃板率更好的數據。
註:圖片小數字是籃板率、紅藍數字是同位置PR值。